科普知识 | 无菌物品管理那些事,你知否知否?发表时间:2024-08-09 09:09 什么是无菌物品? 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这些物品已经通过灭菌过程,杀灭了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从而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起感染。 PART 01 无菌物品的储存要求
无菌物品存放区温湿度要求:温度<24℃,相对湿度<70%,无菌物品储存环境保持清洁整齐,内部通风,采光良好,无可见灰尘。 无菌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cm,距墙>5cm,距天花板>50cm,可降低灰尘的污染。 一次性无菌物品去除外包装后方可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 各类常规物品和抢救物品应保持一定基数。每日认真清点、及时补充,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和数量,保证随时供应。 PART 02 无菌物品的有效期 普通棉布:①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规定的环境温、湿度标准:≤14天;②环境未达到标准:≤7天。 ![]() 一次性医用纸袋:≤30天。 一次性医用皱纹纸:≤180天。 医用无纺布:≤180天。 ![]() 一次性纸塑包装袋:≤180天。 ![]() 硬质容器:≤180天。 PART 03 无菌物品发放注意事项 物理监测不合格或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同批次灭菌物品不得存储和发放。 无菌物品出现散包、湿包、失效及标识不明确以及放在不洁处或掉落在地上应视为污染包,不得使用。 定期核查掌握物品基数和有效期,合理安排供应,避免出现过期物品。 每日定时清洁整理无菌物品存放间地面、台面至少2次。天花板、墙面卫生每月至少一次。 发放前做好手卫生,检查物品的有效性,核对包名、数量、批次、批号、灭菌日期、有效期。 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根据临床需求进行发放。发放时与下送人员再次查对,记录无菌物品去向,具有可追溯性。 植入物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备注:紧急情况下需使用灭菌植入物时,使用含第5类化学指示物的生物PCD进行监测,化学指示物合格后可提前放行,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 PART 04 无菌物品的使用管理 使用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接触无菌物品前,应先进行手卫生。其中包括使用科室在接收无菌包前、日常检查无菌包的有效期前、准备无菌操作前,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均可。 使用无菌物品前先检查:无菌包的外包装是否完好;灭菌指示胶带是否变色;灭菌包的标签信息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内。散包、湿包、落地包、不洁包、失效及标识不明确、灭菌不合格的包不得使用。 打开包后应先查看无菌包内的化学指示卡,确认是否灭菌合格;检查无菌包内的医疗器械是否清洁干燥。 来源/消毒供应室 郭莉 编辑/张颖姿 一审/袁清 二审/李小芳 三审/周婷 —————————————————— 为人类感控事业而奋斗——明誉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