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详情

医用清洗剂的管理要求

发表时间:2024-08-12 10:17
1清洗剂的选择
1.1根据污染物选择清洗剂
1.2根据器械材质选择清洗剂
图片
1.3酸性清洗剂
主要用于除锈、除垢;不能常规使用;配合加热活性更高;只能用于不锈钢材质。
图片
1.4碱性清洗剂
需要加热才能有效;加热会损坏精密器械;碱性成分的腐蚀性;特别是对铝制材质禁用
1.5中性清洗剂(中性多酶)
主要是指多酶清洗剂,PH值近似于中性,无腐蚀,可适用于任何材质。
1.6多酶清洗剂
多酶清洗剂主要成分应含有于污染物对应的分解酶,基本上应由蛋白酶、脂肪酶、淀粉、糖酶等组成。
2.清洗剂的使用
2.1手工清洗的水温宜为15~30℃,机械清洗水温应<45℃。
2.2去除干涸的污渍应先用医用清洗剂浸泡,再刷洗或擦洗,有锈迹应除锈。
2.3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下进行,防止产生气溶胶。
2.4管腔器械宜先选用合适的清洗刷清洗内腔,再用压力水枪冲洗。
图片
2.5不应使用研磨型清洗材料和用具进行器械处理,应选用与器械材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和用品。
图片
3.清洗剂卫生要求
3.1基本要求
图片

图片

3.2感官
液体产品应清澈透明,不分层,无悬浮或沉淀,无异味,颜色宜为浅色;固体产品应外形规则,色泽均匀,无明显杂质和污迹。
3.3金属性腐蚀
中性医用清洗剂对金属基本无腐蚀;酸性和碱性医用清洗剂宜对金属无腐蚀或仅有轻度腐蚀;医用清洗剂对器械的腐蚀程度不宜强于水洗。
3.4发泡
医用清洗剂宜为低泡型,易于漂洗干净。
3.5微生物指标
细菌菌落总数限值为100CFU/ml,不得含有致病菌。
3.6清洗效果要求
3.6.1医用清洗剂应应符合下列实验结果:
a)血液和细菌混合污染物实验:对细菌的去除率应≥99%,且ATP含量下降率应≥99%
b)人工模拟污染物实验:清洗后,肉眼观察污染物应完全溶解脱落,外观表面清洁光亮、无残留物质,且污染物去除率≥95%
3.6.2标明对蛋白有特效的或标明含有蛋白酶的医用清洗剂,对蛋白的去除率应≥90%;标明对淀粉有特效的或标明含有淀粉酶的医用清洗剂,对淀粉的去除率应≥60%;标明对脂肪有特效的或标明含有脂肪酶的医用清洗剂,对脂肪的去除率应≥60%;标明对生物膜有特效的医用清洗剂,模拟生物膜中的细菌减少值在90%以上,ATP含量减少值在90%以上。
3.6.3有抗菌作用的医用清洗剂,应说明抗菌作用的原理。在说明书规定的浸泡时间内,医用清洗剂应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90%
4.首次购入的管理
4.1首次购入和更换耗材种类、生产厂家等,依据国家相关管理法律法规,规范采购、使用和管理;
4.2耗材入库需登记材料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或失效期)、生产企业、供货商、到货数量、到货日期、验收结果、送货人员和验收人员签字、验收日期等内容;
4.3首次使用时,应有质量检查的相关材料资料,批次合格监测报告,做好入库前的质量检查及登记。
5.常规管理
5.1使用前应详细了解各类清洗剂、消毒剂的产品说明书,了解适用范围、使用注意事项,操作人员的职业防护要求及职业暴露时的紧急处理方法等。
5.2清洗剂遵循厂家说明书对水质、稀释比例、温度、使用时间规定等要求,并漂洗彻底。
5.3应选择与灭菌处理方式相兼容的水溶性润滑剂。带轴承的器械应根据器械的厂家说明书,选用相匹配的医用润滑剂及润滑方法。不应使用石蜡油作为器械润滑剂。
5.4含橡胶、塑料和乳胶类成分的器械遇润滑剂或油类物质会加快老化,此类器械采用机械清洗时应避免选择带润滑剂的程序,手工清洗不使用润滑剂。

作者/孙   诚

编辑/孙   诚

审核/谢玉美


——————————————————

为人类感控事业而奋斗——明誉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