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详情

器械消毒灭菌外包了,消毒供应中心该如何监管?

发表时间:2024-09-03 09:21
作 者:曹丽琴
图片

导   读:    

最近我们的交流群有几个老师在讨论消毒供应中心的监管问题,好几个老师说他们医院的医疗器械送第三方的外包公司进行处理,现在这种情况也较为常见,这种情况下消毒供应中心相当于器械中转站,对此,作为院感科,我们该如何监管?

我们知道传统的消毒供应中心是院感管理的重点科室,对于医疗器械交由这些有资质的公司负责器械的清洗与消毒,工作内容少,出现工作失误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但是对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需严格监管。作为院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根据从业经验,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图片

一、了解外包公司的器械处置流程

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主任/护士长一同前往外包公司,跟几遍流程,了解公司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流程,从院感角度出发了解整个流程有无纰漏。

图片

二、设备、设施的配备是否齐全

对于术中出现的器械数量不够、器械掉落等紧急问题,大部分消毒供应中心还承担着这类紧急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因此院内也应合理配备清洗消毒设备及配套设施。配置符合《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8设备设施
图片

图片

及各种耗材,如酶液、防护用品,包装材料、消毒灭菌监测材料等。
图片

三、消毒供应中心台账的建立

1.空气、物表的清洁、消毒台账。对于无菌物品存放间的物表、与手术室的传递窗或器械运送专用电梯的物表应做好清洁,对于有洁净系统的无菌物品存放间,应定期做好出风口与回风口滤网的清洁,有台账记录。
2.纯水的微生物监测。承担紧急器械灭菌的消毒供应中心应有独立的或与其他科室共用的水处理机,生产漂洗、终末漂洗所用的纯水。虽然在消毒供应中心相关的院感规范中对水质的监测频率无要求,但是消毒供应中心纯水与内镜洗消用水性质相似,都用于漂洗,因此可以参考内镜用水的规范,监测频率为1次/半年。
3.无菌物品存放间的空气、物表的监测。
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为III类环境,应定期对空气与物表采样。

图片

4.定期抽查清洗消毒质量。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5.开锅即登记。虽然消毒供应中心不承担医院所有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但是对于紧急处理的器械,若消毒供应中心开锅灭菌应做好相应登记。
(1)消毒质量的监测

图片

(2)灭菌质量的监测。
应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监测,并登记记录。

图片


所有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应≥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留期应≥3年。

6.有关第三方公司清洗灭菌相关问题的收集与反馈。消毒供应中心应做好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在科室使用器械过程中存在的洗消质量问题及时向消毒供应中心反馈,建立器械清洗效果监管的台账。对当月临床科室器械的洗消质量问题,如肉眼可见的污渍、锈斑多、无化学指示卡等集中收集,统一向第三方公司反馈。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台账,有处置措施及整改结果。

7.当月外送的器械目录。掌握临床科室近期清洗消毒的器械,有无一次性器械复消问题的存在,若存在该问题,及时与消毒供应中心沟通,杜绝一次性物品的复消。

8.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台账。

图片

四、培训与作业人员证

1.消毒供应中心内部人员应熟知消毒供应中心院感相关管理规范,掌握以下知识:
(1)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

(2)相关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规程。

(3)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

(4)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科室内部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培训并考核,留存资料。

2.控感科根据国家出台的最新文件与规范,不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培训,传达最新消供规范要求并考核,留存资料。
3.对于≥30L的压力容器设备,科室相应操作人员应持有需要特殊设备作业人员证,证件在效期内。

图片

4.人员外出参加其他培训的机会。

图片

五、人员防护

1.对于临时洗消器械人员的着装防护要求

图片

2.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器械收集与下发时应着工作服、戴口罩、戴手套、佩戴圆帽,随车应配速干手消剂。

图片

六、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器械消毒灭菌结果可追溯

当发生与器械相关的医院感染后,消毒供应中心协助临床科室可追溯到感染病例所用器械的消毒灭菌登记。

例:某骨科病人发生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切口感染,查阅病人病历,找到该病人术中用到的手术器械名称,由供应室协助科室联系第三方追溯器械的消毒、灭菌台账,查看物理、化学、生物监测结果。

图片

图片



——————————————————

为人类感控事业而奋斗——明誉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