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
科室:消毒供应中心
时间:2024年5月
XX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医院感染风险及危险因素评估清单(表一)
风险事件: 评估日期:
目标评估 | 存在风险 | 危险因素 |
重点环节(清洗、消毒、灭菌、监测) | 医务人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消毒质量、灭菌质量、包装材料、压力蒸汽灭菌监测、无菌物品监测、外来医疗器械 | 1、包装质量不符合规范; 2、手卫生不规范 3、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 4、重复使用的器械清洗,消毒不规范; 5、职业防护不到位; 6、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不规范 7、未定期对清洗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8、空气消毒滤网清洁不到位、中央空调出风口清洁不到位; 9、规章制度不完善,不按制度执行 |
重点人群(年龄、疾病、治疗) |
| 1、免疫功能低下; 2、糖尿病; 3、营养不良; 4、低血压、缺氧、酸中毒 |
高危因素(病人易感因素、环境、细菌耐药性) | 环境清洁、新风设施清洁及维护、消毒剂规范使用 | 1、未定期对环境卫生学检测, 2、消毒剂浓度监测不及时 |
XX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医院感染风险分数评估清单(表二)
风险事件 | 风险性评估 | 评价 积分(P×S) | 风险发生,准备程度(D) | 准备积分 | 风险优先系数(RPN) | 风险水平 |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 | × | 风险发生的严重(S) | 预防控制措施 |
高 | 中 | 低 | 高 | 中 | 低 | 好 | 一般 | 差 |
3 | 2 | 1 | 3 | 2 | 1 | 1 | 2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急救物品供应不到位 |
|
|
|
|
|
|
|
|
|
|
|
|
|
|
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不规范 |
|
|
|
|
|
|
|
|
|
|
|
|
|
|
未定期对清洗质量监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定期对灭菌质量监测 |
|
|
|
|
|
|
|
|
|
|
|
|
|
|
环境卫生学检测不规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菌物品管理不到位 |
|
|
|
|
|
|
|
|
|
|
|
|
|
|
执行下收下送流程不规范 |
|
|
|
|
|
|
|
|
|
|
|
|
|
|
无菌包超重 |
|
|
|
|
|
|
|
|
|
|
|
|
|
|
特殊病人器械没按规范流程处理 |
|
|
|
|
|
|
|
|
|
|
|
|
|
|
没建立质量管理过程和可追溯系统 |
|
|
|
|
|
|
|
|
|
|
|
|
|
|
未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
|
|
|
|
|
|
|
|
|
|
|
|
|
|
包装材料不规范 |
|
|
|
|
|
|
|
|
|
|
|
|
|
|
注:RPN=P×S×D; RPN≥18风险水平定位为高,9≤RPN<18风险水平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定为低。
注意:所有需要准备应对的感染危险度评估得分应≦9分,如果≧9分需有改进措施
XX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感染风险评估表(表三)
任 务 | 目 标 | 采取措施 | 负 责 人 |
规范执行手卫生 | 依从性≥95%; 正确率≥100%; 知晓率≥100% | 1、由院感小组负责手卫生管理; 2、培训、宣传手卫生相关知识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3、改善洗手设施,使用感应式水龙头,对皮肤刺激性小的洗手液、一次性擦手纸等洗手设备,每个洗手池粘贴“七步洗手法”“WHO手卫生5时刻”宣传画; 4、对手卫生规范实行专项考核; 5、每月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并反馈; 6、每季度进行手卫生监测并反馈; |
|
外来医疗器械规范管理 | 规范管理 | 1、严格遵守外来器械(植入物)管理制度; 2、对证件进行审核,使用原因应有记录 3、严格执行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4、设专人专岗管理,及时和手术科室沟通 5、制定外来医疗器械质量追溯登记本 |
|
特殊病人使用医疗器械未按规范流程处理 | 规范处理 | 1、认真学习《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行业标准 2、严格按照特殊污染器物的收集、处理流程进行规范操作 |
|
定期对清洗质量进行监测 | 清洗合格率98% | 1、清洗后的器械、器具、物品应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抽查,有记录结果应符合WS310.3的要求 2、应对清洗消毒器械及其质量进行日常监测,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和运转情况,并记录存档 3、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立即改进,以保证质量 4、空气过滤网每月清洗或更换一次; 5、每台暖箱终末消毒后均需在暖箱上表明消毒日期,每天清洗的暖箱均有记录; |
|
定期对灭菌质量进行监测 | 灭菌合格率100% | 1、采用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和B-D实验的方法进行监测 2、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立即改进,以保证质量 |
|
XX医院感染 消毒供应中心 风险评估监测计划表(表四)
目的 | 项目 | 执行措施 | 资料来源 | 资料收集者(院感质控小组成员) | 质控改进报告总结 |
CSSD重点环节监测 | 特殊污染医疗器械规范处理 | 严格按照特殊医疗器械的收集、流程规范操作处理 | 1、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行业标准 1、现场查看 |
| 1、实时报告 2、月监测、 分析 |
| 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 督查手卫生规范执行 | 1、行业标准 2、现场查看 |
| 1、实时报告 2、月总结分析 |
| 外来医疗器械规范管理 | 严格遵守外来器械(植入物)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 1. 现场查看 2. 翻阅病历 3. 一级质控 |
| 1、实时报告 2、月总结季总结反馈 |
| 对清洗质量进行监测 | 清洗后的器械、器具、物品应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抽查,有记录结果应符合WS310.22016--WS310.32016的要求认真执行并落实 | 1. 翻阅相关资料 2. 现场查看 3 . 一级质控 |
| 1、实时报告 2、月总结季总结分析 |
| 定期对灭菌质量进行监测 | 严格按照WS310.22016--WS310.32016的要求认真执行并落实 |
|
| 实时报告 2、月总结季总结反馈 |
XX医院CSSD医院感染风险防控要点(表五)
序号 | 要点 |
1 | 严格执行消毒剂监测制度 |
2 | 严格执行特殊污染医疗器械处理规范 |
3 | 定期对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 |
4 | 加强手卫生监测,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正确率 |
5 | 落实好科室医院感染一级质控职责 |
6 | 加强一次性无菌医疗物品和骨科外来器械的管理 |
7 |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监测,开展全面监测 |
|
|
XX医院CSSD医院感染高危因素风险管理措施落实情况评价表(表六)
日期 | 目标完成情况 | 反馈 | 科室质控小组 自查签名 | 院感督查日期 及签名 |
|
|
|
|
|
|
|
|
|
|
| —————————————————— 为人类感控事业而奋斗——明誉医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