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采样方法
1.采样步骤:取清洗消毒后内镜,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 ml含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从活检口注人冲洗内镜管路,并全量收集(可使用蠕动泵)送检。
2.中和剂的选择:醛类消毒剂的中和剂为0.3%甘氨酸,含氯制剂的中和液为0.1%硫代硫酸钠。
(三)采样时间
内镜清洗消毒后
(四)检测方法
将洗脱液充分混匀,取1.0 ml接种平皿2块,将冷至40~45°C的融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20 ml,36士1°C恒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cfu/件)。
(五)监测结果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20 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
(六)注意事项
送检时间≤4小时。如不能及时送检,将样品保存于0~4C冰箱,必须在24小时内送检。
(七)点评
1、欧洲消毒内镜监测方法包括内镜的各管腔冲洗液监测、内镜外表面监测、内镜水瓶监测以及终末清洗水监测。引管道、送水管道、送气管道、附加清洗管道、十二指肠镜的升降器线腔。每个管腔均必须监测,并且独立监测。每个管腔使用20 ml生理盐水(含或不含中和剂)冲洗,并用无菌容器接收后送培养。十二指肠镜的升降器线腔用5 ml上述液体。细菌总数应<20 cfu/件。
(2)内镜外表面监测:采用生理盐水(含或不含中和剂)湿润的无菌拭子在内镜外表面涂抹采样,对内镜远端、阀门、连接升降器等分别采样。培养结果对菌落总数无要求,但不得检出致病菌。
(3)内镜水瓶监测和终末清洗水监测:分别使用无菌容器收集2X100 ml的水样送检。要求菌落总数<10cfu/100ml。
2.监测频率:欧州指南推荐至少每三个月监测一次,每条内镜至少每年监测一次。如遇医院感染暴发,需开展目标微生物监测。
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监测操作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