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强酸、强碱中毒的抢救措施发表时间:2024-10-11 09:40 1 酸碱理论基础 根据酸碱电离理论,酸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都是H+的化合物,碱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酸碱反应的本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的反应。根据该理论,可以用溶液中的H+浓度来确定酸碱度,也就是pH值。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该理论由瑞典科学家阿伦尼乌斯于1887年提出。 2 常见强酸强碱分类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常见酸按酸性强弱的分类 1.强酸:如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等。 2.中强酸:如亚硫酸、磷酸、氢氟酸等。 3.弱酸:如醋酸、碳酸、氢硫酸、次氯酸等。 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强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 等(上述为四大强碱)。 2、弱碱:一水合氨、氢氧化铁等。 3 中毒途径 1、强酸中毒 一般通过经口误服,经呼吸道吸入大量酸雾,皮肤或眼部接触或被溅洒硫酸、硝酸、盐酸等3种酸性液体可能途径对人体造成危害。 (1)皮肤接触者:创面干燥,边界分明,坏死可深入到皮下组织,局部灼痛。皮肤呈暗褐色,严重者出现糜烂、溃疡、坏死,迅速结痂,一般不起水疱。皮肤大面积烧伤时,可导致休克。 烧伤痂皮或焦痂色泽:硫酸为黑色或棕黑色,硝酸为黄色,盐酸为灰棕色,氢氟酸为灰白色。 (2)眼部接触者;发生眼睑水肿、结膜炎、角膜混浊、穿孔,甚至全眼炎、失明。 (3)吸入强酸类烟雾者:出现咳嗽、咳泡沫状痰或血痰、气促、喉或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窒息,甚至ARDS。 (4)口服强酸者:立即出现消化道损伤处的剧烈烧灼样疼痛,口腔、咽喉部等易见黏膜充血、糜烂、溃疡;难以抑制的呕吐,呕吐物中可有血液和黏膜组织。重者发生胃穿孔、休克。酸类吸收入血,可致代谢性酸中毒、肝肾功能受损、昏迷、呼吸抑制。幸存者常形成食管和胃部瘢痕收缩、狭窄,腹膜粘连,消化道功能减退等后遗症。 (1)皮肤接触中毒皮肤黏膜接触强碱,可有局部灼痛、充血、水肿、糜烂或先形成白色后变为红棕色的痂。脱落后可形成溃疡。严重减灼伤可引起体液丢失而发生休克,眼睛损害时可发生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 (2)吸入性接触中毒吸入氢氧化氨释放出来的氨,有氨中毒表现和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高浓度氨气,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而出现呼吸骤停。一般先有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很快出现支气管肺部损害。如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以及肺水肿。严重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抢救不及时,迅速发生休克和昏迷。 (3)消化道中毒口腔黏膜呈现红色或棕色,有水肿、溃疡。口腔、咽喉、食管和胃有强烈的灼烧痛,腹绞痛。反复呕吐,呕吐物中有血性液体,常有腹泻和血性大便。出现声音嘶哑、语言障碍和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病例可发生食管和胃穿孔。强碱吸收后可引起碱中毒和肝肾功能损害,出现手足搐搦。 4 中毒机制 1、强酸中毒机制 吸人高浓度酸蒸气酸雾能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皮肤接触主要为化学灼伤,造成局部疼痛,甚至烧焦、坏死。眼睛接触高浓度酸蒸气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口服可引起口腔、咽喉部、胸骨后和腹部立即有剧烈的灼热痛,并发症有发绀、肺水肿、猝死等。 2、强碱中毒机制 强碱类物质作用于机体,能溶解蛋白及胶原组织,形成碱性蛋白化合物,并能皂化脂肪,使组织细胞脱水。与人体脂肪结合,皂化时产生热量,可导致细胞结构破坏、深层组织坏死,引起深度烧伤,因而灼伤初期的程度常不易估计,严重者后期可达Ⅲ度灼伤。强碱类物质还可引起蛋白质和胶原组织溶解,导致组织液化性坏死,更容易引起组织融化、穿孔。局部肿胀明显,丧失液量多,故碱烧伤病员成人总面积超过20%、儿童超过10%时要谨防因补液不足而发生休克。 5 强酸+强碱各途径中毒临床表现 1、强酸中毒表现 (1)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灼伤、腐蚀、坏死及溃疡形成。 (2)经口中毒可出现口腔黏膜糜烂,咽部、食管、胃发生剧烈的灼热性疼痛,严重者可发生胃穿孔、腹膜炎、喉头水肿、窒息等。 (3)酸雾吸入出现呛咳、流泪、呼吸困难,部分出现喉头痉挛或支气管肌痉挛。吸入高浓度强酸烟雾,呼吸中枢因反射性抑制会出现电击样死亡。 (4)酸雾刺激眼睛可表现为眼睑水肿、结膜充血、角膜浑浊,甚至穿孔、失明等。 (5)全身中毒表现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呕吐物中有血液及黏膜碎片,吸收后引起酸中毒及肝、肾损害。 2、强碱中毒表现 (1)皮肤接触者局部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起水疱,局部灼痛,可形成白色痂皮。周围红肿,可出现红斑、丘疹等皮炎样改变,皮肤烧伤可达Ⅰ度以上。 (2)眼部接触者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溃疡、混浊、穿孔,甚至失明。 (3)吸入强碱者吸入高浓度氨气体氨为强烈刺激性气体,吸入高浓度氨,可因反射性声门痉挛而呼吸骤停。一般先有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呛咳、流泪、流涕和咽干等,很快出现不同程度喉阻塞和支气管肺损害,如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甚至引起窒息。极易继发肺部感染而发生肺脓肿,常伴有眼、皮肤黏膜灼伤等。 (4)口服强碱者口腔、咽部及食管剧烈灼痛,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可并发消化道出血,呕出血性黏液和黏膜组织坏死碎片。患者可有血性腹泻。强碱吸收入血后可引起手足痉挛,重者昏迷、休克,迅速危及生命。 (5)其他症状 部分病人强碱类中毒,强碱类物质进入血液可引起全身中毒损伤,出现全身溶血、血管壁损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表现。 6 各类酸碱中毒表现 —————————————————— 为人类感控事业而奋斗——明誉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