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详情

医院日常消毒与终末消毒的区别:目的、范围大不同

发表时间:2024-11-25 10:20




    导读:在医院这个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场所,消毒工作犹如一道坚实的防线,时刻守护着患者、医护人员以及所有院内人员的安全。其中,日常消毒与终末消毒是两大关键环节,二者虽都围绕消毒展开,但其消毒的目的、时机、方法和要求却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成效与质量。

图片


消毒的目的


- 日常消毒:主要是为了预防感染,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风险,适用于医院的各种环境和物品,特别是高风险区域如手术室、隔离病房等。

- 终末消毒:是在传染源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消毒,目的是确保消毒后的场所和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避免交叉感染。


消毒对象

- 日常消毒:涵盖医院各个区域和各类物品,包括病房、诊室、手术室、走廊等场所的空气、地面、物体表面,以及医疗器械、医护人员的手等。

- 终末消毒:除了日常消毒的对象外,更侧重于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居住过的病房、使用过的病床及周边设备、个人物品等进行全面消毒。


消毒的时机

- 日常消毒:按固定时间间隔或在特定操作前后进行。如病房每天早晚各清洁消毒一次,手术室在每台手术后都要消毒。

- 终末消毒:在患者出院、转院、死亡后,或者在传染病疫情结束后,对患者所处的特定区域立即开展。


消毒的方法和要求


- 日常消毒:使用低浓度的消毒剂,例如针对新冠肺炎,预防性消毒使用有效氯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病房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

- 终末消毒:使用高浓度的消毒剂,例如针对新冠肺炎,终末消毒使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病房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


消毒方法与消毒剂

- 日常消毒:多采用常规、温和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如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照射或空气净化器,地面和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医护人员手消毒用速干手消毒剂。

- 终末消毒:为达彻底消毒目的,常需采用强效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如用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对一些耐高温的医疗器械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消毒强度与彻底性

- 日常消毒:注重日常的清洁和一般性的消毒处理,以维持医院环境的卫生水平,消毒强度相对较弱。

- 终末消毒:要求对所有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区域和物品进行全面、深入、彻底的消毒,不留死角,消毒强度大。


消毒的频次


日常消毒

- 空气消毒:普通病房可每日自然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在无人状态下,可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钟 。对于一些重点科室如手术室、ICU等,空气净化系统需持续运行,确保空气质量。

- 物体表面消毒:病房内的床栏、床头柜、桌椅等物体表面,一般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合适的消毒湿巾擦拭消毒1-2次。治疗室、换药室等操作台面,每治疗操作完成后都要进行清洁消毒。

- 医疗器械消毒:根据医疗器械的使用风险和性质,进行不同频次的消毒或灭菌。

- 地面消毒:普通病房及走廊等地面,通常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湿式清扫、拖地2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

- 病房:包括对病房内的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等全方位消毒。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1-2小时或使用过氧化氢喷雾消毒;物体表面和地面需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喷洒消毒。

- 感染疾病科: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过的病房,在每批患者出院或转院后都要进行终末消毒,频次根据患者收治情况而定。

- 特殊传染病病房:如遇烈性传染病,在患者康复或转出后,需立即进行终末消毒,且消毒后要经过严格的检测评估,确保达到无害化标准。


医院日常消毒保日常,终末消毒断传播;日常消毒防微杜渐,终末消毒斩草除根;日常消毒筑基础,终末消毒守底线。


   总之,医院日常与终末消毒是医院的两把利剑。各自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清晰地认识并严格执行这两种消毒模式,才能构建起完整而高效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为医疗事业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让医院真正成为人们安心就医、战胜疾病的健康港湾,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传播风险,保障每一位进入医院的人的生命健康权益。



内容来源:感控新视觉


——————————————————

为人类感控事业而奋斗——明誉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