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内镜清洗用水的重要性发表时间:2024-12-31 08:58 01 一、软式内镜清洗用水的重要性 ![]() 软式内镜清洗用水在整个清洗消毒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清洗用水不能对器械造成二次污染,这是确保内镜安全使用的基础。例如,在医疗机构软式内镜用水现状调查分析中提到,不合格的终末漂洗用水可能会造成内镜二次污染,导致内镜消毒灭菌失败。 其次,清洗用水能保证冲洗、漂洗质量。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时,水在机械力作用下将器械上附着的松动污染物和残余清洗剂冲洗去除。如软式内镜清洗流程中提到,漂洗流程中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水枪充分冲洗内镜各管道至无清洗液残留,用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按钮和阀门,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气枪向各管道充气至少 30s,去除管道内的水分。 再者,清洗用水能溶解稀释清洗剂,确保器械清洗质量。水作为溶剂,将器械上黏附较紧的污染物有效摩擦、软化、分解直至溶解去除。例如,软式内镜清洗用水如何选择中提到,初洗流程中可以使用自来水配制清洗液,漂洗过程中可使用自来水,但必须是流动水,终末漂洗流程中应使用纯化水或者无菌水。纯化水应符合 GB5749 的规定,并应保证细菌总数≤10 CFU/ml,生产纯化水所使用的滤膜孔径应≤0.2um,并定期更换。无菌水为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 此外,清洗用水还能减少对器械的腐蚀。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含有较多杂质,用软水或纯化水进行终末漂洗,可以降低水中含有的各种无机离子及其他各种杂质。如医院清洗用水软化水提到,电导率过高说明矿物质较高,器械经过长期清洗以后表面会形成矿物质沉淀,该物质会导致细菌的抗力提高,有可能导致灭菌失败,且易出现生锈和产生矿物质斑点的情况。按照国家法规及实际工作循证,用软化水进行终末漂洗,可以确保器械的清洗质量,减少对器械、器具和物品的腐蚀。 02 二、软式内镜清洗用水的种类及要求 ![]() 软式内镜清洗用水主要有自来水、纯化水和无菌水三种,不同清洗流程对用水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1. 自来水 在内镜测漏流程和初洗流程中可使用自来水配制清洗液。此外,漂洗过程中也可使用自来水,但必须是流动水,且水质应符合 GB5749 的规定。 2. 纯化水 终末漂洗流程中应使用纯化水。纯化水应符合 GB5749 的规定,并应保证细菌总数≤10 CFU/ml,生产纯化水所使用的滤膜孔径应≤0.2um,并定期更换。 3. 无菌水 无菌水为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十二指肠镜的清洗消毒应以无菌水为标准。具体来说,在内镜测漏流程和初洗流程中可使用自来水配制清洗液;漂洗过程中可使用自来水,但必须是流动水,且水质应符合 GB5749 的规定;终末漂洗流程中应使用纯化水或无菌水。 软式内镜终末漂洗用纯水还是无菌水呢?一般情况下,医院不可能购买无菌水设备,都是成品,消化内镜属于高水平消毒,使用纯水终末漂洗即可。医疗机构用水被广泛应用于诊疗过程中的清洗、诊疗操作、配液等方面,其管路复杂,极易造成污染引发院内感染及其他相关疾病。严格遵循医疗用水相关标准,及时了解用水污染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为医疗用水卫生提供安全保障。 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附加剂。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在高纯水的生产过程中,水中的阴、阳离子可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及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等去除;水中的颗粒一般可用超过滤、膜过滤等技术去除;水中的细菌,目前国内多采用加药或紫外灯照射或臭氧杀菌的方法去除;水中的 TOC (总有机碳) 则一般用活性炭、反渗透处理。 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含有较多杂质,用软水或纯化水进行终末漂洗,可以降低水中含有的各种无机离子及其他各种杂质,确保器械的清洗质量,减少对器械、器具和物品的腐蚀。 WS 310.2-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2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和《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均对终末漂洗用水有明确要求,用经纯化的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纯化水应符合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并应保证细菌总数≤10cfu/100ml;生产纯化水的滤膜孔径应≤0.2μm,并定期更换。 03 三、软式内镜清洗用水的选择依据 ![]() 不同流程的需求 根据内镜清洗的不同流程,选择合适的用水,以确保清洗效果和安全性。在软式内镜的清洗过程中,不同流程对用水的要求各不相同。例如,在内镜测漏流程和初洗流程中可使用自来水配制清洗液;漂洗过程中可使用自来水,但必须是流动水,且水质应符合 GB5749 的规定;终末漂洗流程中应使用纯化水或者无菌水。这样的选择是基于各个流程的特点和需求。在初洗流程中,自来水可以满足基本的清洗需求,帮助去除内镜表面的大部分污物。而在漂洗流程中,流动的自来水能够进一步冲洗掉残留的清洗剂和松动的污染物。到了终末漂洗流程,由于需要更高的清洁度和安全性,纯化水或无菌水就成为了首选。纯化水经过严格的处理,符合 GB5749 的规定,并保证细菌总数≤10 CFU/ml,生产纯化水所使用的滤膜孔径应≤0.2um,并定期更换。无菌水则是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对于一些要求更高的内镜清洗,如十二指肠镜的清洗消毒,以无菌水为标准可以更好地确保清洗效果和安全性。 器械的特性 考虑软式内镜的材质和结构,选择不会对其造成损害的清洗用水。软式内镜结构复杂,通常有多个腔道和精细的部件。不同的清洗用水对内镜的材质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自来水在初洗和漂洗过程中可以使用,但由于其含有较多杂质,不适合用于终末漂洗。如果长期使用自来水进行终末漂洗,可能会导致水中的各种无机离子及其他杂质在器械表面形成矿物质沉淀,该物质会导致细菌的抗力提高,有可能导致灭菌失败,且易出现生锈和产生矿物质斑点的情况。而纯化水和无菌水经过特殊处理,能够降低水中的杂质含量,减少对内镜的腐蚀。纯化水通过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得,不含任何附加剂。在高纯水的生产过程中,水中的阴、阳离子可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及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等去除;水中的颗粒一般可用超过滤、膜过滤等技术去除;水中的细菌,目前国内多采用加药或紫外灯照射或臭氧杀菌的方法去除;水中的 TOC (总有机碳) 则一般用活性炭、反渗透处理。无菌水为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更加纯净,能够更好地保护内镜的材质和结构。 04 四、软式内镜清洗用水的质量控制 ![]() 1. 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在软式内镜清洗用水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水中的各种杂质进行有效去除,以确保用水质量。具体而言,水中的阴、阳离子可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及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等去除;水中的颗粒一般可用超过滤、膜过滤等技术去除;水中的细菌,目前国内多采用加药或紫外灯照射或臭氧杀菌的方法去除;水中的 TOC (总有机碳) 则一般用活性炭、反渗透处理。 纯水机技术要求中对设备产水量、产水水质、水利用率、设备脱盐率、处理方式、设备性能和技术要求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其中,产水水质要满足 WS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对软式内镜清洗用水要求,过滤膜精度≤0.2us/cm,细菌菌落数 10cfu/100ml。 设备具备开机自动冲洗、无水保护、自动制水、液位保护、高低压报警、过热保护等功能,可实现产水电导率、流量、压力等参数在线显示,智能平衡系统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与安全。 医院感染质量专项小组运用 PDCA 循环工作方法对内镜清洗消毒工作进行管理,通过根因分析发现清洗消毒不合格与内镜用纯化水不合格有关。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生产过程中对清洗用水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2. 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微生物风险控制 在软式内镜清洗用水的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微生物风险,以确保用水安全。 (1)纯水箱应采用不锈钢无菌水箱,配置喷淋头、排污阀、空气呼吸器和滤芯。其中,内部滤芯一般为 0.22μm,用于隔绝纯水与空气的直接接触,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微粒、灰尘等污染纯水。纯水箱内还应配置浸没式紫外灯,在选型时要注意紫外灯的有效照射范围必须覆盖整个水箱内部。 例如,江苏省人民医院新大楼在建设期间采用了集中供水系统,纯水箱采用不锈钢无菌水箱,其采用新工艺技术制造,符合国际通认 GMP 卫生标准,并且设计合理,确保水质不受二次污染。科学的水流设计,内部配置喷淋头,底部配置排污阀,上部安装空气呼吸器,内部滤芯一般为 0.22μm,用于隔绝纯水与空气的直接接触,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微粒、灰尘等污染纯水。 (2)纯水管道材质应选用可萃性低、内壁光滑的管道,并根据纯水水质的级别进行选材。为了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应选用可萃性低、内壁光滑的管道并尽可能减少接头及管件的凹凸不平。当然也要根据纯水水质的级别进行选材,并注意材料的价格等,要统筹兼顾。根据材质的不同,高纯水配管主要可分为有机系配管和不锈钢配管两大类。有机系配管的品种常见的包括聚氯乙烯 (PVC),聚丙烯 (PP),丙烯腈 - 丁乙烯 - 苯乙烯 (ABS),聚偏二氟乙烯 (PVDF) 等 4 种。但 PVC 管采用承插粘接,故对管外径公差要求较严格,其不能耐臭氧 (O3) 和高温,使用时要注意。 05 五、软式内镜清洗用水的检测方法 ![]() 水样采集方法依据我国《GBT 5750.12 - 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所制定的水样倾注法培养流程进行水样的细菌培养。具体步骤为:无菌吸管吸取水样,注入培养皿中,倾注液态琼脂培养基,摇匀后置于恒温箱内培养 48 小时。培养过程中应设立空培养皿进行平行对照。 细菌菌落计数方法以 CFU/ml 为单位,即每毫升源水液经过培养后获得的细菌菌落总数。读取方法以直视观察技术,必要时可以放大镜观察计数;可以将多个培养皿内的细菌技术进行求取平均值,对于培养皿内片状菌落生长过多超过一半面积时则不能进行技术,片状菌落生长不超过一半时可以进行局部技术后推算全皿的菌落计数。生活饮用水的细菌培养指标:<100CFU/ml;反渗透饮用水(纯净水)的细菌培养指标:<20CFU/ml。软式内镜清洗用水中,纯化水应保证细菌总数≤10 CFU/ml。 来源:医护BOX —————————————————— 为人类感控事业而奋斗——明誉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