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详情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内容和检测方法

发表时间:2025-01-02 08:50

消毒灭菌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而监测则是确保这些措施有效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消毒灭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降低感染风险。有效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可以持续提高消毒灭菌的质量和效果,进而提升医疗机构的卫生标准。这对于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至关重要,因为良好的卫生环境是医疗质量的基础。


►►►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内容


1、对消毒、灭菌物品应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每季度监测一次,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2、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及其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


其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3、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对新灯管和使用中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30W普通石英新的灯管照射强度不应低于90uw/cm2,使用中的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每半年监测一次;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


4、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高度危险品包如大包和难以达到消毒部位中央的物品包等包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应每周进行。


5、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


(1)生物监测:灭菌剂每月一次,灭菌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为无菌生长;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皮肤黏膜消毒液的菌落总数≤10cfu/ml,其他使用中的消毒液的细菌总数≤100cfu/ml。


(2)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一次,邻苯二甲醛常规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戊二醛、邻苯二甲醛必须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


►►►

灭菌效果检测方法分析


(1)生物检测法:


该方法被认为是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金标准”。它使用耐热的非致病性细菌芽孢作为指示菌,通过培养微生物来评估灭菌效果。生物指示剂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等被用于此方法。


生物监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能够直接反映灭菌效果,适用于对灭菌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2)物理监测法:


通过监测灭菌过程中的关键物理参数来评估灭菌效果。这些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和时间等。例如,在高压蒸汽灭菌中,需要监测灭菌器内的温度和压力是否达到预设值,并记录灭菌时间。


物理监测方法简单易行,但无法评估外部如热量分布或物体形状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3)化学检测法:


使用化学指示剂来评估灭菌效果。常用的化学指示剂包括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和指示标签等。这些指示剂在灭菌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如颜色变化,从而指示灭菌是否成功。


化学监测方法简便且快速,但只能提供相对的指数,无法直接评估灭菌效果‌。



来源:中科检测生命科学服务

提醒:文章、视频、图片等所有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内容及其他涉法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修改。特此声明!


——————————————————

为人类感控事业而奋斗——明誉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