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详情

超声探头如何消毒?

发表时间:2025-01-06 09:08


图片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诊疗设备因其定位准、精度高、图像清晰等优势,已成为医疗机构使用率最高的医疗设备之一,其应用几乎涉及人体所有脏器,在诊疗过程中超声探头频繁接触医护人员手、人体皮肤、存放容器等,甚至可直接接触患者黏膜、体液、血液,存在潜在的感染风险。


目前,国内医院诊疗后医用超声探头多以清洁为主,少数医院对阴道超声探头实行低水平消毒,多数未采取消毒措施,超声探头微生物污染严重。大量的文献报道证实超声探头可能成为致病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的传播载体,国内医疗机构医用超声探头污染率多数在50%以上,严重者甚至高达100%。

QUESTION

如何进行超声探头的消毒?


超声探头,堪称超声设备的 “眼睛”,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其内部由压电陶瓷材料制成的换能器,能神奇地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向外发射超声波;另一方面,它又可以灵敏地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而帮助医生绘制出人体内部结构的清晰图像,辅助精准诊断病情。


超声探头在检查时需要与患者的皮肤、黏膜,甚至开放性伤口直接接触,这就使得它极易成为细菌、病毒滋生与传播的 “温床”。有数据表明,在临床实际使用中,超声探头的细菌超标率竟然高达 50% - 100%,各类病原菌层出不穷,像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都时常在探头上被检测出来。若是这些携带病菌的超声探头在患者之间辗转使用,却未经过严格消毒,医源性交叉感染的风险便会如影随形。特别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恶性肿瘤患者、孕产妇、婴幼儿等,一旦受到病菌侵袭,引发的感染可能会让病情雪上加霜,严重威胁身体健康。所以,对超声探头进行规范、严格的消毒,已然成为医疗安全保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医用超声探头的分类


低度危险性医用超声探头

1、接触完整皮肤经体表检查的医用超声探头。

2、包括腹部超声探头、心脏超声探头、血管超声探头、眼科B型超声探头等。

中度危险性医用超声探头

1、接触黏膜或者不完整皮肤的医用超声探头。

2、包括经阴道超声、经食管超声、经直肠超声等进入体腔内进行检查的探头、眼科A型超声探头,以及其他接触黏膜或者不完整皮肤的医用探头。

高度危险性医用超声探头

1、接触无菌组织、器官或者无菌医疗操作区域的医用超声探头。

2、包括肾穿刺探头、介入超声探头、术中腔内超声探头等。


日常超声探头消毒


(一)体表超声探头

一般情况下,医院里医护人员在超声检查结束后,会先用柔软的布或纸巾轻轻擦拭探头,去除表面附着的耦合剂等污物,这就像是给探头做了一次简单的 “洁面”。可要是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患者检查部位的皮肤有破溃,又或是患有皮肤病、传染病,那消毒步骤就得升级了。这时候,医护人员通常会选用酒精棉球,以轻柔的动作仔细擦拭探头,确保每个角落都能得到消毒处理,让病菌无处藏身;有些医院还会使用含季铵盐的消毒湿纸巾,同样能达到不错的消毒效果,为下一位患者的安全检查保驾护航。


(二)阴式超声探头

对于阴式超声探头而言,“一人一换” 的阴式探头套可是标配操作,这就好比给探头穿上了一层 “防护服”,能有效隔绝患者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且,当遇到性病患者检查完后,为了进一步保障卫生安全,医护人员会立刻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对探头进行擦拭消毒,不给病菌任何可乘之机,守护每一位女性患者的健康。


(三)食道超声探头

食道超声探头的消毒过程相对复杂一些。在检查时,必须使用无菌探头套,这是防止病菌侵入的第一道防线。检查结束后,要先去掉探头套,将探头放在流动的清水下冲洗至少一分钟,把表面的黏液、食物残渣等污垢冲洗干净;接着,用 1:150 的含酶清洁液仔细清洗,去除那些顽固的黏液,让探头焕然一新;随后,把探头的后部浸泡于 2% 戊二醛溶液至少 30 分钟,进行深度消毒,而对于探头不能浸泡的部位,则要用 0.1% 新洁尔灭进行擦拭清洁;最后,再用水冲洗干净,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水分,悬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以待下次使用。每一个步骤都紧密相扣,只为确保探头的无菌状态,保障患者的检查安全。


消毒原则:

根据《YY/T 0299-2022 医用超声耦合剂》要求:

医用超声探头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不应使用含消毒作用的耦合剂代替探头的消毒。

医用超声探头消毒应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用后应先去除探头上有机物及耦合剂再进行消毒。清洁是消毒和灭菌的首要步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待消毒对象的带菌率。


消毒方法:


1、低度危险性医用超声探头


低度危险性医用超声探头使用前后应按照《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低中水平消毒

接触完整皮肤的超声探头属于“低度危险物品”,常常被认为感染风险较低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样是接触完整皮肤,超声探头不同于体温表、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后者可以保持清洁干燥,而超声探头在使用时是需要涂抹耦合剂的,胶冻状的耦合剂无法用纸巾彻底擦除干净。因此,探头表面也就很难保持清洁干燥,检查完如果不能及时清洁与消毒,难免会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在探头表面滋生繁殖,继而通过超声探头的媒介作用造成交叉污染,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因此,皮肤超声探头的消毒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临床最常用的体外超声探头清洁消毒方式是纸巾或者湿巾擦拭,但仅靠纸巾擦拭只能清洁探头表面45%-50%的细菌,且长期频繁擦拭会损伤探头。

部分国内外专家建议使用软布进行擦拭,对于有凹槽或缝隙的探头,还需要使用软刷和肥皂水或清洁剂进行彻底清洁,并在清洁后使用干燥软布擦干或自然晾干探头,避免在随后的消毒过程中稀释消毒剂影响消毒效果。

消毒湿巾兼具清洁和消毒的作用,是当前较受推崇的探头处理方法,主要有酒精湿巾和季铵盐类消毒湿巾,两者效果相仿,但后者因对探头无不良影响、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而更受欢迎。研究显示,复合双链季铵盐湿巾擦拭(30s),消毒效果合格率可达97.5%。

图片


2、中度危险性医用超声探头


中度危险性医用超声探头使用前后应按照《WS/T 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中高水平消毒首选高水平消毒。在使用安全规范的无菌保护套/膜的情况下,超声探头仍应在使用前后进行中水平及以上消毒方法消毒。


探头覆盖物能够减少超声诊疗过程中病原菌通过探头的传播及其他消毒措施对探头的损伤。最常用的超声探头覆盖物主要包括专门的探头套和避孕套等。但调查显示,诊疗过程中探头覆盖物的破损率较高,避孕套为0.9%—9.0%,专门的探头覆盖物为8%—81%,并不能完全避免探头的污染和因超声诊疗导致的感染,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探头进行彻底消毒。


由于超声探头为特殊压电材料制成,所以不能使用常规的高温高压方法消毒。目前国内外使用和讨论最多的是紫外线照射消毒,并研制出了专门的医用超声探头消毒装置。化学消毒方面,目前,采用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消毒探头是国外较常用的一种消毒方式,英国食管超声协会推荐使用强酸性氧化电位水流动作用10min进行食管超声高水平消毒;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批准二氧化氯用于超声探头消毒,广泛应用于阴道超声探头消毒。


3、高度危险性医用超声探头


高度危险性医用超声探头应灭菌,首选采用压力蒸汽或低温灭菌方法处理。如使用安全规范的无菌保护套/膜应一次性使用,同时超声探头在使用前后应进行高水平及以上消毒方法消毒。


如果选择化学消毒剂用于超声探头消毒,建议参考产品使用说明书。



内容来源:感控BOX


——————————————————

为人类感控事业而奋斗——明誉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