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详情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5-02-14 14:08
图片
(图文无关)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相关定义:


1、针刺伤:由注射针头、缝合针、穿刺针等各类医疗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血源性传播疾病: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进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


01

针刺伤的预防


1、环境要求

1.1应在光线充足、明亮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操作。

1.2应保持操作台面平整、宽敞,物品有序放置。

1.3操作前应确保各种用具、辅助用品方便可及。

1.4 操作时应与周围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2、标准预防

2.1 宜了解患者血源性传播疾病相关的检测结果。

2.2进行可能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的操作时,应按照 WS/T311-2023 的规定佩戴手套。

2.3手部皮肤如有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的操作时,应按照 WS/T 311-2023 的规定佩戴双层手套。

2.4 为有明确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患者进行操作时,应佩戴双层手套。


3、工具选择

3.1宜选择安全型器具,包括安全型采血针、安全型留置针、安全型输液港无损伤针、有自动回缩功能的注射器、带有尖峰保护器等安全装置的输液器等。

3.2 宜在输液和注射过程中使用无针系统,包括使用无针的输液接头、连接器等。

3.3应选择防渗透、防刺穿、贴有警示标识的一次性利器盒。


4、规范操作

4.1 手术中传递锐器时,应采取无接触式传递。

4.2 使用针具后,应避免回套针帽;若必须回套针帽,应单手回套。

4.3 应使用工具拾取掉落的锐器。

4.4对不能主动配合的患者进行有创操作时,宜有他人协助:对躁动患者应在有效控制躁动后实施操作。


5、医疗废弃物处理

5.1 应将利器盒放置在高度适宜、开口易可见、方便可及的安全位置,保持利器盒直立。

5.2 在将锐器放入利器盒之前,应确认利器盒的规格、开口及填充状态。

5.3 应将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中,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处理。

5.4 应避免徒手拆卸或二次分拣使用过的锐器。

5.5 应在盛装物未超过利器盒最大容量的 3/4 前及时关闭封口。


图片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方法是什么?

图片




1



伤口处理

1、应立即取出或移除伤口处的锐器。

2、应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出损伤处的血液。

3、应使用肥皂液等碱性溶液和流动水冲洗,之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伤口,必要时包扎。


图片



2



报告、登记与反馈

1、伤口处理完成后,应按所在医疗机构管理流程逐级报告。

2、应在事件发生24h内填报职业暴露发生报告表(附录A)。

3、由于设备或工具等原因造成的针刺伤,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



3



评估、处理与监测

1、应尽快根据患者的血源性检测结果、发生暴露的护理人员的免疫状况等信息评估暴露情况。

2、根据不同血源性病原体的暴露情况,应按照 GBZ/T 213的规定进行针对性处理。

3、应根据感染性疾病专家建议进行血源性和体征性追踪监测。


图片
图片

——文章内容源自:《针刺伤预防与处理T/CNAS 41-2024》

——————————————————

为人类感控事业而奋斗——明誉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