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详情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的优化分享

发表时间:2025-02-26 14:49

CSSD(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部门,其合理的管理和高效的工作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其核心职能和实际效应,还能显著提升工作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风险,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以下是关于CSSD集中管理模式、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详细解读与优化建议。


一、集中管理模式:实现统一化与标准化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的规定,集中管理是CSSD建设的核心重点。通过集中管理模式,可以确保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得到统一处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1. 集中管理的基本原则

  • 全面回收与集中处理
    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均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这一原则有助于确保所有物品均按照标准流程处理,避免因分散管理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 逐步实施全覆盖
    对于暂时无法由CSSD集中处置的物品,医院应根据集中管理的原则逐步创造条件,明确工作计划安排,最终实现所有复用物品均由CSSD统一处理。

  • 特殊情况下的灵活应对

    • 若手术室器械因建筑布局限制而运送困难,可由CSSD派人接管手术室清洗消毒部门,统一清洗消毒后再交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灭菌供应。

    • 腔镜及口腔器械可由科室依据国家相关规定自行处理,但需纳入集中管理的质量检查体系,确保其符合标准。

2. 集中管理的基本要求

  • 再处理程序的规范化

    •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进行灭菌。

    • 接触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需进行消毒。

    • 被特殊病原体(如朊病毒、气性坏疽等)污染的物品需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特殊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 内镜与口腔器械的处理
    已建立口腔消毒室或内镜中心的科室可继续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内镜和口腔器械,但需确保清洗、包装及灭菌环节符合国家标准。若处理条件不符合规定,则建议交由CSSD统一处理。

  • 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管理
    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的管理需严格遵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的要求,由CSSD负责接收、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工作。

  • 医用织物的集中管理
    医院内所有医用织物应由洗衣房集中收集,并遵循相关标准对脏污织物和感染性织物进行分类收集。感染性织物需在患者床旁密闭收集;脏污织物宜采用专用布袋或包装箱收集并做好标识。新生儿、婴儿的医用织物应专机洗涤和消毒,布巾、地巾宜单独洗涤和消毒,感染性织物则需使用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专机处理。


二、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确保高效运行与质量保障

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是CSSD管理的基础,也是保证工作正常、高效运行的关键措施。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不仅能指导员工行为,还能有效评价工作质量。

(一) 建立工作制度的原则

  • 法律与法规的遵循
    CSSD的工作制度需严格遵循国家及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同时符合医院管理的相关制度。

  • 感染防控与质量管理
    制度设计需符合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原则,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 动态调整与持续改进
    根据实际执行效果,定期对工作制度进行补充和修订,不断提升质量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二) 核心工作制度

CSSD的核心工作制度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涵盖了分区管理、消毒隔离、职业防护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工作过程和终末质量的高水平。

  1. 分区管理制度

    • 办公区:规范着装,严格控制非本科室人员进出,保持环境整洁,接待参观时需登记。

    • 去污区:工作人员须按要求规范着装,离开该区时需洗手、更衣、换鞋,车辆和容器专区专用,严格执行职业防护和消毒隔离制度。

    •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进入该区需规范着装并经风淋室除尘,严禁无关物品进入,注意手卫生,保持环境清洁,认真执行物品检查包装操作流程。

    • 无菌物品存放区:专人管理,严控人员进出,遵守先进先出的发放原则,接触无菌物品前后需洗手,确保标识清晰、分架存放。

  2. 消毒隔离制度

    • 科室布局需合理,物品从污到洁,空气流向由洁到污。

    • 所有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均需清洗消毒后方可进入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 使用中的消毒液需定期测试浓度,特殊感染物品需按特殊流程处理。

    • 污染车与清洁车分开使用,每日清洗消毒,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库房需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3. 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 建立职业防护管理制度和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 新进人员需接受培训并签名确认,工作中需遵守标准预防原则。

    • 科室配备相应防护用具,低温灭菌间配置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报警器,去污区配备洗眼装置。

    • 发生职业暴露时,需按医院相关制度和流程处理。

(三) 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

CSSD的岗位设置需根据医院规模、管理模式、工作范围及工作量等因素制定,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 管理岗位

    • 护士长:负责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及中心发展领导。

    • 区域组长岗:负责区域质量控制、人员培训及特殊事件处理。

    • 教学岗:负责科室整体培训。

    • 库房管理岗:负责物资与设备管理,协助成本管控。

    • 感染控制助理岗:负责整体感染控制。

    • 质控员岗:负责整体质量控制及动态巡查。

    • 财务报表岗:负责账务记录及对外服务单位催缴账工作。

  • 常见工作岗位

    • 回收岗:负责复用物品和医用织物的回收。

    • 手工清洗岗:负责精密器械、管腔器械的手工清洗。

    • 机械清洗岗:负责机械清洗物品的装载。

    • 器械包装岗:负责复用器械的检查包装。

    • 烘干岗:负责医用织物的烘干。

    • 缝纫岗:负责医用织物的缝补与报废鉴定。

    • 消毒员岗:负责灭菌器维护及物品灭菌。

    • 设备维修岗:负责仪器设备的保养与报修。

    • 运送岗:负责物品转运。

    • 发放岗:负责无菌物品和清洁医用织物的发放。


三、应急预案:保障安全与快速响应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害预先制定的反应计划,旨在确保CSSD能够在突发事件中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一) 应急预案的实施

  1. 健全管理组织
    根据国家相关预案精神,建立医院、护理部、科室三级应急组织,成立以科室护士长为组长的应急小组,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

  2. 制订严谨有效的预案
    结合CSSD特点和危险程度,制定涵盖锐器刺伤、停水、停电、灭菌器故障等问题的应急预案,增强现场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3. 加强应急意识
    提高全员对应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应急工作视为科学预防的有效途径和落实制度的重要内容。

  4. 组织全员培训
    开展应急预案培训,使每位员工熟练掌握每个流程,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5. 针对性演练与考核
    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和实战演练,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 常见CSSD应急预案

  • 停水和突然停水应急预案

  • 停电和突然停电应急预案

  • 停气和突然停气应急预案

  • 火灾应急预案

  • 泛水应急预案

  • 锐器刺伤应急预案

  • 设备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 医用织物相关应急预案

  • 环氧乙烷气体泄漏应急预案

  • 蒸汽管道泄漏应急预案

  • 灭菌物品质量缺陷应急预案

  •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 洪灾应急预案

  • 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 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通过以上集中管理模式、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的优化,以及应急预案的完善,CSSD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核心职能,提升工作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为医疗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内容来源:智慧洗消研究院


——————————————————

为人类感控事业而奋斗——明誉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