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详情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目录-20230123040151.docx-原创力文档

发表时间:2023-11-23 17:49作者:book118.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第一篇: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1. 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人员)职责 2. 质量管理规定 3. 采购、收货、验收管理制度 4.供货者资格审查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 5. 仓库贮存、养护、出入库管理制度 6. 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7. 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8. 医疗器械退、换货管理制度 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 10.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制度 11.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 12.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 13.质量管理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14.医疗器械质量投诉、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管理制度 15.购货者资格审查管理制度 16.医疗器械追踪溯管理制度 17.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管理制度 18.质量管理自查制度 19.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20.医疗器械销售记录制度 21.医疗器械网络销售打包运输制度 第二篇: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晴晴 醫療器械網絡交易服務質量管理制度目錄 1. 質量管理機構(質量管理人員)職責 2. 質量管理規定 3. 采購、收貨、驗收管理制度 4.供貨者資格審查和首營品種質量審核制度 5. 倉庫貯存、養護、出入庫管理制度 6. 銷售和售後服務管理制度 7. 不合格醫療器械管理制度 8. 醫療器械退、換貨管理制度 9.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報告管理制度 10.醫療器械召回管理制度 11.設施設備維護及驗證和校准管理制度 12.衛生和人員健康狀況管理制度 13.質量管理培訓及考核管理制度 14.醫療器械質量投訴、事故調查和處理報告管理制度 15.購貨者資格審查管理制度 16.醫療器械追蹤溯管理制度 17.質量管理制度執行情況考核管理制度 18.質量管理自查制度 19.醫療器械進貨查驗記錄制度 20.醫療器械銷售記錄制度 21.醫療器械網絡銷售打包運輸制度 晴晴 第三篇: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一、各级质量责任制 二、采购管理制度 三、首次经营品种管理制度 四、库房贮存、出入库管理制度 五、效期产品管理制度 六、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七、出库复核管理制度 八、销售与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九、产品质量跟踪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十、产品质量投诉处理制度 十 一、退货管理制度 十 二、人员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各级质量责任制度 一、企业负责人 1、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认真贯彻国家各项有关医疗器械质量的法规、政策等有关规定,加强质量管理,对消费者负责,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2、主持制定本单位质量方针、目标、规划,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支持质量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质量把关职能。 3、正确处理质量与数量、进度的关系,在经营与奖惩中落实质量否决权。 4、重视消费者意见和投诉处理、主持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和重大质量问题的解决和质量改进。 5、创造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使之与经营医疗器械质量要求相适应。 6、签、颁发质量管理制度和其他质量制度性文件。 二、质量负责人 1、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方针政策,加强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实行质量否决权,组织实施单位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2、制定与展开质量方针、目标,负责起草、编制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度及经营环节的质量程序文件,并指导、检查、督促实施。 3、负责编制、分解、实施质量计划的指标。 4、负责质量验收、养护和质量查询工作。 5、负责处理用户有关医疗器械质量问题的来信来访,不定期开展电话回访、质量查询工作。 6、对首次经营医疗器械进行审查、登记、收集用户对新产品的质量反映,为生产厂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信息。 7、负责计量管理工作,对单位计量准确性负领导责任。 8、负责规范单位质量台账、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等。 三、采购员 1、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把好进货质量关,并确保品种齐全及时到货。 2、选择合法的供应商,对供货单位进行资格认证,杜绝与证照不全的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业务往来。 3、会同质量负责人对供货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考察,对购进医疗器械开展质量评审。 4、按质量标准采购医疗器械,在签订购货合同时明确必要的质量条款。 5、负责填报首次经营品种审批表。 6、协助做好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销售员 1、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当经营数量、进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求数量和进度。 2、在掌握经营进度的同时掌握质量动态,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与质量负责人联系。 3、经常回访用户,征求用户意见,了解用户的要求,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为单位制销售政策、提供依据。 4、正确介绍医疗器械,不得虚假夸大和误导用户。 5、完善销售记录,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