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详情

品悟端午文化内涵,祝朋友们端午节安康!

发表时间:2020-06-25 10:19作者:萌萌哥

摘自人民日报、西安发布:

又是一年端午到,又是一年粽飘香。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端午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多了一些不一样的过节方式:云端观美景、线上听讲解、直播里体验端午习俗。虽然不能身临其境,但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也让人有更多的机会品悟端午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实,端午从来不只是吃粽子、饮雄黄酒、赛龙舟。挂菖蒲、插艾草、佩戴香囊等避瘟驱邪、祈求健康的习俗,同样是端午文化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防控疫情的方式方法,虽然与古代不同,但所体现的重视健康的理念,无疑有相通之处;疫情防控,虽然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未尝不是感知端午文化底蕴的契机。

  我们或许无法欢聚一堂、观看赛龙舟,但可以和家人一起包粽子、编彩绳;我们或许不能说走就走、远游踏青,但可以给孩子说说端午的由来、讲讲屈原的故事。有家人的陪伴,有悠久的文化,有传承的习俗,有共同的情感,无论在哪,端午节都可以过得有滋有味。(林翊岚)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又一年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佳节
愿大家端午安康

今年端午节,本世纪罕见

天文专家表示,今年的端午节有些特别,它是21世纪最晚的三次端午节中的一次。

端午节每年固定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阳历中的日期却非常不固定。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就是“闰月”。


农历庚子鼠年为闰年,增加了一个“闰四月”。这个“闰四月”从阳历5月23日开始至阳历6月20日结束。受“闰四月”影响,自此以后,庚子鼠年内的农历节日,如端午节等,在阳历中的对应日期相较去年来说,都将向后推迟18天。去年端午节对应的阳历日期在6月7日,今年端午节对应的阳历日期自然就落在了6月25日。

21世纪100年内一共有3次端午节最晚的年份,分别是2001年、2020年和2058年,对应的阳历日期都是6月25日而端午节出现在阳历6月25日还不是最晚的,最晚的是出现在阳历的6月26日,如1906年。


端午·由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关于端午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我们最熟悉的是
为了纪念诗人屈原
相传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
楚国大夫屈原
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百姓纷纷到江边凭吊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正是这样的家国情怀
让屈原被人们长久地纪念


端午·节俗



吃粽子、赛龙舟
佩香囊、采艾草
……
端午节这天
各地有着形式多样的节俗
吃粽子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端午日
人们最钟情的美味是粽子
甜还是咸,这是个问题
如今更是脑洞大开
辣条粽、榴莲粽
泡椒粽、鲍鱼粽……
只有想不到
没有做不出来的

佩香囊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端午日,佩戴香囊
可以提神醒脑、预防瘟病

香囊又名香袋,也叫荷包
常会填充一些丁香、薄荷等
具有“芳香辟秽”功能的中药

古人将香囊看作生活用品
却也正因人之必需
而逐渐变为寄托情思的道具


采艾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艾草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又可驱虫
端午时节
人们争相采艾草
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赛龙舟

“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
端午日
人们最爱看的是划龙舟
吼一声,锣鼓喧天
划一桨,欢呼雷动
人们认为龙舟滑过的水是“大吉水”
可以洗去霉气,带来好运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迄今已存在了2000多年
是我国首个跻身世界“非遗”的节日
它是欧阳修眼中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的动人景致
也有着苏轼笔下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的古老民俗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愿每个人
心如花木,向阳而生
小长假里
布粉们也要继续做好防护工作哦~
假日后
我们一起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