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高水平消毒推荐使用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发表时间:2024-12-17 15:09 一、内镜高水平消毒的重要性及要求 (一)内镜使用现状及潜在风险简述 在当今的医疗领域中,内镜的应用极为广泛。比如消化内镜技术,利用特制的细长、柔软且可弯曲的设备,像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等,能够深入人体消化道内部,直接观察黏膜的细微变化,为医生提供直观、准确的诊断依据,并且还能借助活检钳道进行组织取样,辅助病理学检查来确定病变性质。除了消化系统,内镜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像膀胱镜可用于观察膀胱壁及尿道开口处有无异常,输尿管镜则能用于移除结石或进行狭窄部位扩张手术等。关节镜技术更是能通过关节周围皮肤的微小切口,放入特殊的光纤内镜检查系统到关节腔内,实现对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还有纤维支气管镜,能深入到气管、亚段的支气管,帮助医生观察腔内有无异常,并采样进行病原体或病理检查。 然而,内镜作为一种侵入性的医疗器械,使用后若消毒不达标,就可能引发诸多风险。由于内镜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患者携带的病原体污染,如果清洗消毒或灭菌不彻底,各种病原体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沙门菌、幽门螺旋杆菌等,都可通过内镜这一媒介造成医院感染,甚至导致严重的感染暴发事件。例如在胃肠镜检查中,虽然目前消化内镜室都有严格的消毒规范,医护人员也会遵循严格的无菌原则,且内镜都会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以确保设备在每一次使用之前都是无菌的,但仍然存在一些可能导致交叉感染的情况,像设备消毒不彻底,残留细菌或病毒;或者患者本身患有传染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在检查过程中就可能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人。所以,做好内镜消毒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关乎着每一位接受内镜诊疗患者的健康安全。 (二)相关规范对内镜高水平消毒的规定 我国出台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 等相关规范,对内镜高水平消毒有着明确且细致的规定。根据斯伯尔丁分类法,医疗器械分为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三类。高度危险性物品指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而中度危险性物品指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应达到中等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具体到不同的软式内镜,像胃镜、肠镜、气管镜等直接与患者的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直接接触,应采用高水平消毒;而像胆道镜、膀胱镜等因进入人体无菌腔室,则需要达到灭菌水平。《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 明确指出: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件应进行灭菌;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属物品、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 这意味着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内镜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消毒级别要求来操作,医疗工作者需要根据内镜的具体使用部位和接触情况,准确选择是进行灭菌处理还是高水平消毒,以此来最大程度地降低因内镜使用而带来的感染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的健康权益。 二、邻苯二甲醛用于内镜高水平消毒的优势 (一)使用便捷性对比 在实际的内镜消毒工作中,使用便捷性是医护人员非常关注的一点。与戊二醛等传统消毒剂相比,邻苯二甲醛有着明显的优势。戊二醛在使用前常规都要先加碳酸氢钠把消毒液的 pH 值调整到 7.5-8.5 进行碱化,以此来提高消毒效果,整个准备过程相对繁琐,需要花费医护人员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操作。而邻苯二甲醛则不同,它使用前无需碱化、激活、混合或稀释等操作,即开即用,能够让医护人员拿到就能马上开展内镜的消毒工作,为他们节省了不少准备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忙碌的医疗环境中,这一便捷性特点显得尤为重要。 (二)消毒时间大比拼 消毒时间的长短对于内镜的周转以及临床诊疗效率有着直接影响。邻苯二甲醛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其进行高水平消毒的时间只要 5-12min,比如在一些采用自动内镜清洗程序的情况下,5 分钟就能实现高水平消毒。反观戊二醛,它进行高水平消毒常规需要 20min,要是用于分枝杆菌污染的软式内镜更是需要延长消毒时间到 45min。很明显,邻苯二甲醛所需的消毒时间远低于戊二醛等部分消毒剂,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快速周转的需求,使得内镜可以更快地投入到下一次的诊疗使用中,进而提高了整体的诊疗效率,为更多患者及时提供内镜检查等服务。 (三)杀菌效果展示 杀菌效果是衡量一款消毒剂是否优秀的关键指标之一。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对多种微生物都具备很强的杀灭能力,像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分枝杆菌、致病性酵母菌和细菌芽胞等都能有效杀灭,并且还能灭活病毒。尤其是对近年来分离出的戊二醛抗性分枝杆菌,邻苯二甲醛也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而戊二醛对这类分枝杆菌的杀灭效果相对较差。这充分展现出邻苯二甲醛在杀菌能力方面的优势,能够为内镜消毒提供可靠的保障,最大程度地降低因内镜上残留病菌而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四)刺激性与稳定性考量 从使用环境和医护人员健康的角度来看,消毒剂的刺激性以及稳定性不容忽视。邻苯二甲醛使用浓度低,仅为 0.55%,并且没有明显刺激性气味,这与戊二醛挥发的气体刺激呼吸道、有异味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稳定性方面,邻苯二甲醛连续使用的稳定性比戊二醛好,它在 pH 为 3-9 的范围内都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其溶液可以连续使用 14 天左右,像有的产品如果使用自动内镜清洗程序,在达到最小有效浓度前甚至可以反复使用 82 次,而戊二醛仅能使用 40 次左右。所以,邻苯二甲醛无论是对使用环境,还是对长期接触的医护人员健康来说,都更加友好。 (五)间接监督清洗质量的独特作用 邻苯二甲醛还有一个特殊的优势,那就是它能够间接监督软式内镜的清洗质量。内镜表面在使用邻苯二甲醛后会出现灰染现象,这其实是邻苯二甲醛和表面残留蛋白质的显色反应。如果内镜清洗得不够彻底,有蛋白质残留,就会出现灰染,这就提醒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完善清洗工作;相反,如果没有出现灰染,则说明内镜的清洗质量较好。这种间接监督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内镜整体的清洗消毒质量,确保每一次使用的内镜都是符合安全要求的,进一步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 中国消化内镜再处理专家共识(2024,重庆) ![]() 【推荐意见11】 高水平消毒剂主要为氧化剂和非氧化剂。氧化剂主要包括次氯酸、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和过氧乙酸及其盐等,能够氧化微生物蛋白质,但具有氧化腐蚀性和不稳定性。戊二醛和邻苯二甲醛属于非氧化剂,能够与氨基酸基团发生交联反应,因无氧化腐蚀性,性质相对稳定。目前,国内高水平消毒多选择戊二醛和邻苯二甲醛作为消毒剂。戊二醛的优点在于相对便宜,并且不易损坏消化内镜及附件。然而,戊二醛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且分枝杆菌对戊二醛有普遍的耐药性。随着内镜使用增多,采用戊二醛高水平消毒时间需要≥10 min,在实际使用中很难达到有效时间,从而可能达不到内镜高水平消毒效果。邻苯二甲醛作为高水平消毒剂,适用于手工和AER消毒,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水平消毒效果,但不能用作灭菌剂。邻苯二甲醛能够在5 min内杀灭常见的细菌,并能够杀灭分枝杆菌。因此,使用邻苯二甲醛进行内镜高水平消毒的时间应不少于5 min。邻苯二甲醛不会产生有毒烟雾,无刺激性气味,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性小,性质相对稳定,可重复使用较多次数和较长天数,对器械材质的腐蚀性低,使用广泛。然而,邻苯二甲醛与蛋白质结合所产生的“灰染”现象,需要额外进行清除。过氧乙酸的优点是杀菌效力高、易漂洗,缺点是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过氧乙酸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取决于其配方,pH值越高腐蚀性和刺激性越低,与内镜兼容性越好。综上所述,高水平消毒剂推荐优先选择邻苯二甲醛或pH值高的过氧乙酸。 图片来源医护BOX,仅学习交流,不作任何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有误,请联系修正或删除。 —————————————————— 为人类感控事业而奋斗——明誉医疗 声明:此篇为广州明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http://www.xn--ekrx15b6kl0mu.com/h-nd-5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