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详情

消化内镜再处理六大误区

发表时间:2024-12-18 09:14

来源:SIFIC感染科普笔记

作者:杨玉杰(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


1. 内镜预处理不规范

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不是单纯地擦拭和抽吸两下那么简单,一定要处理到位,一旦形成生物膜将对后期的清洗与消毒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留下感染隐患。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于使用后内镜的床旁预处理明确要求:要求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在与光源和视频处理器拆离之前,应立即用含有清洗液的湿巾或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拭用品应一次性使用;然后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s;将内镜的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


《中国消化内镜再处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建议:预处理过程中经内镜管道抽吸的含酶清洗液应足量,至少200ml或直至吸引管内液体清澈。


由此可见, 预处理管腔冲洗不是简单地抽吸两下就可以,而是要冲洗彻底。


2. 预处理的内镜转运不规范

经过“预处理”后,护士妹妹手持内镜直接转运至洗消间。此时的内镜即使经过规范预处理,内镜表面和内部仍然可能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如果未进行床旁预处理或处理不规范,携带的微生物就更多,风险也更高。


规范及专家共识要求,为了防止内镜对周围环境或人员造成危害,以及避免对内镜造成损坏或二次污染,应使用专用的密闭转运容器、转运袋或加盖的内镜转运车进行密闭转运。如果使用转运车转运,一定要标识清晰,上层为“消毒内镜”,下层为“污染内镜”。


3. 内镜测漏环节被遗漏

此时洗消人员省略了内镜测漏环节,查看当日测漏记录,只有一条内镜实施清洗前的测漏(注,内镜室共有3条胃镜)。


规范要求对使用后的内镜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测漏:①宜每次清洗前测漏;②条件不允许时,应至少每天测漏1次。要求①很好理解,最好每次清洗前测漏;要求②工作人员可能对此理解上有偏差,“每天至少测漏1次”是指每条镜子每天至少测漏1次,这是内镜测漏的最低要求而不是内镜室所有内镜选择其中一条镜子测漏即可。


专家共识建议,有条件的医院每次再处理前均应对消化内镜进行测漏,条件不允许时应每日工作结束后集中测漏。治疗内镜和进入无菌腔道的消化内镜应在每次再处理前进行测漏。


4. 酒精灌注环节被省略

护士将内镜小心翼翼地放在操作台布巾上,直接使用压力气枪进行干燥。此时忽略了气枪干燥前灌注酒精的环节,没有使用无菌巾擦拭内镜外表面进行干燥。


研究表明,相较于再处理其他流程不当,干燥不充分导致的内镜污染发生率最高;一项研究报道干燥不充分导致内镜污染发生率高达80%。


《规范》要求:将内镜、按钮和阀门置于铺设无菌巾的专用干燥台,无菌巾应每4小时更换;使用75%~95%乙醇或异丙醇灌注所有管道;使用压力气枪,用洁净压缩空气向所有管道充气至少30s,至其完全干燥;最后用无菌擦拭布、压力气枪干燥内镜外表面、按钮和阀门。


《专家共识》建议:对于需立即进入下一轮使用的消化内镜,建议干燥至无肉眼可见的潮湿;建议当日不再使用的消化内镜干燥至少10min;每日诊疗结束后需储存的消化内镜加用乙醇或异丙醇进行干燥;当存在朊病毒传播风险时,则不应使用乙醇进行干燥,因为朊病毒对乙醇有很高的抵抗力,且乙醇的固定作用可能使朊病毒更难被消灭。


5. 附件规范储存被遗忘

干燥结束后将内镜放至储镜柜,附件置于收纳盒放在干燥台旁,附件没有与内镜进行同质化管理与储存。


《规范》要求:内镜干燥后应储存于内镜与附件储存库(柜)内,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并将取下的各类按钮和阀门单独储存。内镜与附件储存库(柜)顾名思义是用来储存内镜和附件的。


国内外相关指南要求:干燥后的内镜应垂直悬挂在专用储存柜内,可重复使用的附件应与内镜一起储存,所有可拆卸的部件需单独储存。


《专家共识》建议:取下各类按钮和阀门单独储存,没有明确要求是否与完成高水平消毒的内镜共同存放,但是消毒后的附件存放在干燥台不太合适,毕竟干燥台位于洗消区,存在可能污染风险。


6. 工作结束未终末消毒“缺斤短两”

当班洗消工作结束,护士妹妹直接脱卸防护用品,做好手卫生就万事大吉。

《规范》要求:每日诊疗及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后,应对内镜诊疗中心的环境进行清洁与消毒处理,当然包括洗消间。所以,洗消工作结束,护士应对洗消间所有物体表面及地面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并对可复用的防水围裙进行清洗消毒,一次性防护用品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及时完善消毒记录。


内镜结构精细、管腔复杂,给洗消工作带来压力和挑战。因此,内镜再处理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操作人员岗前应经过专业的系统化的培训,严格考核,合格者方可具备操作资质。


参考文献

[1]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WS507-2016.

[2] 《中国消化内镜再处理专家共识》(2024).


内容来源:与君谈感控


——————————————————

为人类感控事业而奋斗——明誉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