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各医院对中心供应室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消毒供应室已从过去的辅助科室转变为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科室。保证灭菌物品的灭菌质量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是目前各大、中医院消毒供应室广泛使用的技术手段,而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器属国家重点监测的容器,如何规范管理,正确操作,定期检测与维护保养是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消毒灭菌质量的重要内容。现将本院对压力灭菌器的保养和性能维护的经验报告如下。
1 灭菌人员的资格认证
加强对灭菌员的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应具备消毒灭菌、微生物等方面的知识,经过学习了解灭菌器的工作原理,使用保养,故障排除知识; 有关物品的排放与装载要求; 有关灭菌器的监测手段; 生物指示剂监测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设置要求,以及监测物品放置方法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工作时间不得擅离职守,具有慎独精神与高度责任感,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素质水平。
2 安全操作
2.1 日常维护
灭菌人员要了解压力灭菌器的基本原理、安全附件( 安全阀、减压阀、各种阀门、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 的性能和用途,熟练掌握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以及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2.1.1 每天使用前冲洗排气口,检查排气是否通畅,清洁排气滤网无杂物。对灭菌器进行除尘工作用清水擦拭灭菌器的内壁、内柜车,保持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壁和内柜车使用时清洁干燥。检查密封圈和安全锁扣性能是否完好。检查水源、空气压缩机气源是否达到规范压力,只有压力合格才能打开电源及灭菌器控制开关,进行预热。
2.1.2 根据B-D 试纸颜色变化判断灭菌器中有无冷空气残留,确保是否可以进行正常灭菌。
2.2 定期维护保养
每周在夹层有压力时拉动安全阀数次,以确保安全阀工作正常。水垢可造成蒸汽传导受阻,因此每周用水垢去除剂待灭菌器内壁温度降至25 ~ 30℃ 时均匀喷洒在灭菌器内壁10min 后用棉布擦拭去除灭菌器内壁的水垢,可防止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壁上的水垢积累造成蒸汽传导受阻,妨碍热能的正常释放。
每月把密封圈拆卸下来,清洗干净,擦干用硅油保养后装上,以免密封圈回吸不灵。
每季度请医学工程室人员对灭菌器的内柜车进行维护检修,确保内柜车转向灵活,检测蒸汽发生器更换密封圈及去除加热管上附着的水垢,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安全装置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会出现失灵、失效、腐蚀、填塞、泄漏等现象,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明确了设备安全检验期限,每年请医学工程室人员定时拆卸各种安全阀到检验部门进行检测。如遇灭菌器出现故障消毒人员无法自己处理,应从医学工程室设定的设备维修网进行报修,指定专业工程师对故障进行维修。
3 灭菌包的质量管理
灭菌前包内外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灭菌的效果,因此,应加强清洁待灭菌物品的质量管理,保证物品的灭菌效果。如待灭菌包包装过大,过紧或过松,包装材料是否透气、清洁等因素将影响到冷空气的排除,水蒸汽的穿透。重复使用布类,应收回清洁处理后才可使用。盒、盘、碗类器具尽量单个包装,包裹大小不超过30cm × 30cm × 50cm 重量敷料包不超过5kg,器械包不超过7kg,器械盘应使用有孔的底盘,以利于蒸汽的穿透,防止湿包,每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内放化学指示卡等。
4 制定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只有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才能做到有章可循,保证工作质量与终末质量,灭菌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高压蒸汽灭菌时,灭菌人员根据物品、器械种类的不同,严格掌握压力、温度、时间,保证灭菌质量,并做好灭菌前后的安全检查,发生故障时及时通知医学工程室维修处理。不得带故障运行。护士长,质控员经常检查灭菌人员的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实施情况,据情给予奖罚。
5 体会
保证灭菌物品质量,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的操作是重要环节。建立健全灭菌监测制度,提高操作人员业务素质,专项培训,灭菌人员必须持有消毒员上岗证,熟悉灭菌器各个部位作用,灭菌前常规检查,灭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随时注意各部件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灭菌质量,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声明:内容来源于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供应室 陈淑燕 任珊娜,仅供个人学习用,无商业用途,如有误或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或联系,立即修正或删除。
——————————————————
为人类感控事业而奋斗——明誉医疗